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商品质量追溯是对商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与追溯,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商品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是一条解决和实现对商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溯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当前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系统存在的问题
信息存储中心化,造假成本低
当前溯源系统的信息存储往往是采用单一数据库进行存储,这样造成了造假一方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篡改,从而达到增加、减少商品的造假目的。
即使采用冗余的数据库备份等,造假者也可以通过对冗余数据库进行篡改等达到目的,也难以解决假数据鉴别的问题。
多点生产记录对账效率低
当前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系统中,当商品从一点递送到另一点(如厂家到快递方)时,双方均有各自的生产记录(如厂家生产记录、快递方投递记录)等,这些记录需要进行对账、分别录入等操作,溯源信息出现不对称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人工追溯,效率较低。
溯源条码具有可复制性
当前溯源系统中,多数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等进行一物一码的对应,而这些条码具有可复制性,从而使得商品溯源失效 。
关于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
起源于比特币,狭义上看,它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由多个节点进行维护,每个节点将发生的交易验证并打包为一个区块加入链中。
智能合约的概念由尼克•萨博于1995年提出:“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部署和执行是以向记账节点发送交易的形式进行,在交易中包含合约的代码、调用的函数以及相关的参数,合约的部署和调用交易由一个节点发出并向全网广播,再由各个节点分别执行合约,最终通过共识机制达成结果并存储到区块链上。
一个合约的执行可能会触发多个其他合约,产生数个交易。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自动执行等的特性,因此消除了中心化信任机构的费用,公有链、私有链的智能合约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